《烈马青鬃 姜泽华》阅读答案及解析:青鬃烈马

初三作文 时间:2019-06-18 09:46:52 点击: 手机站

烈马青鬃

姜泽华  

支左那年,部队上送我们生产队一匹军马。那马虽年齿已老,却是形体高大,浑身铁青,颈上的鬃毛有一尺多长。听老人们讲,那叫青鬃马。

青鬃马的性子很烈。被牵进牲口棚的第一天,就咬伤了那头企图骚扰它的黑叫驴。心疼黑叫驴的饲养员上前拉偏架,被它一蹄子尥出老远。为此青鬃马没少受饲养员的报复,头、脸上常有被马勺磕出的累累伤痕。

青鬃马虽力气很大,却不会犁地。它快捷的步伐总是令那些和它同驾的牲口跟不上趟儿。要它独拉一架犁,它又顶不了一个工日。对它一动鞭子,它就狂跳不已,没人能够驾驭得了它。

因此青鬃马经常被拴到树上挨鞭子。特别是生产队长的鞭子。队长使得一手儿好鞭,鞭头硬,打得准。他运足了劲儿,能把马耳朵一鞭打裂。

青鬃马便开始变得郁郁寡欢,无精打采。它经常趴在粪水坑里,把自己弄得满身污秽,落魄不堪,就像那年代的地富反坏右。

把它牵出去遛遛吧!实在不行,就就怎么样队长没说。因为那年月随便杀牲口可不是小事情。那可是生产资料啊!

时近中午,饲养员牵着青鬃马回来了。青鬃马身上的泥粪已被洗刷干净,浑身油亮。虽瘦骨嶙峋,却显得精神抖擞。饲养员有掩饰不住的喜悦:队长,这是匹好马哩!骑上它,跑得飞快,还特别稳当!

真的?生产队长在青海当过兵,也能骑马。他从饲养员手中接过缰绳,一翻身跨上马背。稍一抖缰绳,青鬃马猛地蹿了出去

野外的空阔刺激了青鬃马已近僵硬的神经和蛰伏的野性。它扬起神采飞扬的鬃毛,收腰扎背,四蹄翻飞。跨阡度陌,跃丘越壑,尽情地奔驰在自由的风里。

队长满面红光,惬意地从马背上跃下,把缰绳往饲养员手里一扔:好马不犁地哩!找上几个人,杀杀它的野性儿,绝对是匹好牲口!

这次,青鬃马被拴到那棵枯槐树上就显得很隆重。树周围站满了成圈的看客,圈内是轮番抽打的七八个鞭手。在鞭鞘儿的呼啸里,青鬃马悲声长鸣,鬃毛纷飞,鲜血崩流

正当鞭手们打累了,队长吩咐把马解开,又要蛮有把握地收获一头驯服的牲畜时,突然一声惊天的长啸,青鬃马猛地挣断缰绳,后蹄一蹬前蹄一扬,竟跃上了近三米高的枯树!在落上树杈的瞬间,两条插入树枝的前腿骤然折断!白森森的骨茬子都迸出体外!

青鬃马发出最后一声长长的哀鸣

那天,队里每家都分到了一块马肉。我记得妈妈用马肉包了饺子,却不太好吃。因为那肉馅儿不但粗糙不香,而且还有股辛酸的味儿。

我至今还保留着我捡到的那匹青鬃马的一片马蹄铁。那马蹄铁已磨得很薄,上小学时我曾用它当削笔刀削铅笔,很锋利。

(有删改)

1.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,最恰当的两项是(5分)(  )

A.作品开头写青鬃马咬伤了黑叫驴,又把心疼黑叫驴而上前拉偏架的饲养员尥了一蹄子,为下文它遭到报复被打死的情节做了铺垫。

B.青鬃马虽然力气大,但拉犁时既无法跟其他牲口同步,又没有耐力,与人们用它耕田的期待相去甚远。

C.作品中描写青鬃马跨阡度陌,跃丘越壑,在野外尽情地奔驰,侧面说明青鬃马虽年齿已老、瘦骨嶙峋,但仍然是一匹好马。

D.在生产队长试马之后,青鬃马遭到所谓杀性儿的毒打后选择尽早结束自己的生命,只是由于对未来失去希望。

E.作者描绘了青鬃马的悲惨遭遇,揭示出人性的残暴,批判了虐待动物的行为,保留了青鬃马的马蹄铁表达怀念之情。

解析:A项,青鬃马遭到报复被打死与原文情节不符。D项,说青鬃马遭毒打之后失去希望,只求速死有一定道理,但同时也显示了它不屈的抗争,只是由于对未来失去希望的表述片面。E项,批判了虐待动物的行为错误。

答案:答C给3分,答B给2分,答D给1分;答A、E不给分。

★2.作品中说青鬃马的性子很烈,其烈表现在哪些方面?请简要分析。(6分)

答: 

 

解析:第一步,审题干→定角度(问什么,答什么)

题干中性子即性格,性子很烈‘烈’表现在哪些方面等字眼以及分析这一字眼,表明本题属于形象概括分析类题目。

第二步,列要点→找对应(有多少,答多少)

作答本题,要紧扣烈组织答案,既要对相关情节做适当简述,又要有所归纳,如可从不愿受气不愿屈服捍卫尊严等方面进行归纳。

参考答案:①不愿受气:被牵进牲口棚的第一天就咬伤企图骚扰它的黑叫驴,尥开偏心的饲养员。②不愿屈服:对它动鞭子它就狂跳不已,没人驾驭得了,宁可趴在粪水坑里也不低头。③捍卫尊严:被众人毒打之后,选择了悲壮的自戕,以死抗争。(每点2分,意思对即可)

★3.作品中描写青鬃马以悲壮的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最后发出长长的哀鸣这一情节有何作用?请简要分析。(6分)

答: 

解析:第一步,审题干→定角度(问什么,答什么)

本题题干中已明确这一情节有何作用,因此属于比较明显的情节作用类题目。

第二步,列要点→找对应(有多少,答多少)

回答情节的作用,一般从形象塑造、情节本身和主题三方面进行考虑。形象塑造方面,可从便于刻画青鬃马刚烈的性格上考虑;情节本身(结构方面),可从照应标题,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方面考虑;主题方面,可从批判戕害人才的现实方面考虑。

参考答案:①在内容上,描写青鬃马悲壮地死去这一情节,刻画了它性格的刚烈与倔强,凸显青鬃马以死抗争、维护尊严的决心,使青鬃马的形象更加丰满。②在结构上,照应题目,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,情节起伏跌宕,又在情理之中。③在主题上,批判了策之不以其道、戕害人才的现实,深化了作品主题。(每点2分,意思对即可)

4.对于青鬃马的死因,有人认为是它不能顺应现实需要,有人认为是人们对待青鬃马的观念错误。请结合全文,谈谈你的看法。(8分)

答: 

解析:本题主要是对主题写作意图的探究。作答本题,要考虑马本身不能适应环境的问题,更应当分析人对马的错误做法。可从青鬃马惨死的主要原因、人们对其的错误做法、小说的象征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。

参考答案:烈马青鬃之死,固然有它不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因素,但主要还是人们在对待青鬃马材用的问题上存在误区。(2分)①青鬃马是一匹军马,可以纵横原野、驰骋疆场,人们明知是好马,却用它来耕田犁地,这是对人才的扭曲和摧残,也是导致军马选择一死的重要原因。②在对待青鬃马的态度上,饲养员打击报复、生产队长残忍鞭笞,让不善耕田的军马郁郁寡欢、无精打采,无法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出路。③作品富有深厚的象征意味,作者借青鬃马的悲剧来表达对禁锢人才、毁灭人才现象的批判,深化了主题。(每点2分,意思对即可)

本文来源:
热门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