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常识是种奢侈品
据说,婴儿的眼睛最纯洁,而在他们的眼中,这个世界是倒的。所以,他们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。当他们习惯了这个颠倒的世界,他们也就大了。
世界上的常识有两种,一种是好常识,一种是坏常识。当你有幸生活在一个人们恪守好常识,或者是好常识压倒坏常识的时代,恭喜,这不是太平盛世,起码也称得上政通人和;倘若你一旦和坏常识为伍,即便你是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,那也只能哀叹生不逢时。
这个世界,尽管文化不同,风土各异,但在大是大非的标准上,却都惊人地相似。譬如都崇尚真善美,厌恶假恶丑,而这最低标准的好常识和普世价值,就构成了世界道德的底线。由此看,常识不过是个日用品,为何又成为奢侈品?
在种种的好常识中,真,无疑是构成万物的那个“道”。在“礼义廉耻,国之四维”的循循善诱声中,如果离开了“真”,那好常识岂止是种奢侈品,简直就是赝品。遗憾的是,当知名企业纷纷落马于三聚氰胺,财富成了明辨是非的不二标准,坏常识就压垮了好常识。
不知何时起,常识成了皇帝的新装。看到了看不到的人,都自认为自己看到了一件华丽的袍子。这种结果的唯一合理解释就是,穿这件新衣的是皇帝。于是,皇帝的标准才是标准,皇帝的常识就是常识。
如果说好常识是理想主义者,那坏常识就是个机会主义者。如同那个把防毒面具卖给驯鹿的推销员一样,把坏常识打扮成常识,进而推成好常识凭借的不仅是诡辩,更多的是话语权。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,通常是一个好常识丧失的时代,各种乱象的根源,往往也能从好常识和坏常识的博弈中找到根源。
好常识的积贫积弱,除了人的因素,某种程度上是环境的熏染所致。“好的制度能把坏人变成好人,坏的制度也可以把好人变成坏人。”如果人们笃信成王败寇赢者通吃而渔翁得利,谁又会执迷于说老实话、办老实事而难得糊涂?
好常识需要的不是推陈出新,而是删繁就简;需要的不是敬而远之,而是身体力行。常识是个时间积淀的过程,好常识却是社会选择的结果。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,不一定是一个好常识占上风的国度,她需要的不仅是遗传性的传承,更是一个吸纳并蓄的胸襟。一个喜欢创造新常识的民族,恐难称得上是一个自信的民族;相反,那种动辄“礼失求诸野”的思维,与其说是“一代不如一代”的哀怨,毋宁说是“乘桴浮于海”的逃遁。毕竟,好常识不再历史里,而在现实中,她更需要的是人人真的去认同和遵守。
[ 来源:作文网 转载请注明 ]下载本文:我写2009广东高考作文:好常识是种奢侈品